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建工作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正文

肩扛使命履职责 深化改革抓落实

发布时间:2019-12-04 11:19 信息来源: 浏览量:

肩扛使命履职责   深化改革抓落实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成效明显

 

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实里走心里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解决人民群众所忧所急所盼问题,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力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主题教育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一、简政放权,不断降低中小企业市场准入门槛

 我局根据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省局出台的《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和《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4项政策措施》精神,深化改革、简政放权,补短板、优环境、增活力,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实施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注册资本认缴简易注销制度改革。一是全面开放全市企业名称库,提供网上自主查询和自动比对服务。中小企业以自主选定的名称直接申办设立登记,无需再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名称核准,切实解决起名难题,畅通市场准入第一道门槛。二是取消资本额度、出资方式、出资时间、股东认购份额等条件限制,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认缴制”,有力缓解中小企业创业初期的资金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对未开业和无债权债务的中小企业实行简易注销登记程序,将注销公告由报纸付费公示改为网上免费公示。加快打造全市企业注销“一网通”平台,推进多部门注销业务网上并联办理,服务中小企业便利推出市场。

 (二)实施“多证合一”“先照后证”“证照分离”改革。一是“多证合一”项目进行了修改整合,形成目前涉及15个部门的32证合一。各类市场主体申请注册登记,无需再到相关部门申请办理涉企证照事项,全面实行了“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工作机制,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二是226项中小企业设立登记前置审批中的194项直接取消或改为后置审批,只保留32项前置审批,进一步压减中小企业创设环节,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三是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对106项涉及中小企业的行政审批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推动“照后减证”,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准入不准营”问题。

(三) 实施工业产品生产 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许可改革。一方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行全程电子化、“一网通办”和种类、程序、时限“三个压减”。产品种类由38类减至24类,15类实行简化审批程序产品取证时间从法定60天缩短至5天左右,比全国平均9天减少4天。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种类由160种减至141种,20种强制性产品实行自我声明评价方式替代第三方认证。其中我市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业务,在全省唯一一家地市实现了“一网通办”。另一方面,食品生产许可、食品经营许可办结时限由20个工作日减少为15个药品经营许可(零售)由30日减为15日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由90个工作日减少为35个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由30个工作日减少为12个,此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四)牵头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成功上线全省企业登记身份管理实名验证系统。将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全市各类企业开办时间统一压减为3个工作日,比国务院规定的8.5个工作日减少5.5天。从市场监管部门的登记情况看,目前已实现2个工作日办理完结。我市与全省同步在全国率先上线企业登记身份管理实名验证系统,有效防控冒用他人身份骗取企业登记行为。

二、优化服务,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能作用,树立“大服务”理念,以服务为天职,服务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真正做到真服务、优服务、全服务。

 (一)实施办公“网络化”,推广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按照“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要求,成功启用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实现了企业登记从“面对面”线下办理到“键对键”线上办理的根本变革。网上办件量占比逐步攀升,全程登记电子化率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位居第两名。

(二) 开展“政银合作”扶持个体工商户向中小企业转型升级。6月份与工行、农行等8家银行进行了“政银合作”签约,建成15个市区自助办照服务点,将企业登记窗口延伸到银行网点,实现市场主体注册登记就近可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目前共为近万户中小企业发放贷款38.79亿元。支持具有一定规模、一定资产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中小企业,组织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培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中小企业群体发展壮大。

(三) 发挥标准、认证、品牌引领,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注重强化中小企业的主体作用,有效发挥市场监管部门的引导作用,促进高质量发展。 支持中小企业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支持中小企业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对标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制定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成为标准“领跑者”。 充分发挥认证扶持作用鼓励中小企业参与高端品质认证,提升产品质量和荣誉,推动市场采购、行政监管、社会治理等领域广泛采信认证结果。大力推行“一次检测、一次认证、多国证书”模式,服务更多中小企业“走出去”。 提升中小企业品牌影响力加大对中小企业商标品牌的培育力度,帮助中小企业加快专利获取与应用,严厉打击侵犯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行为,以高质量品牌建设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监管,努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按照“宽进严管”的原则,创新体制机制,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为全市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强化信用监管。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归集各职能部门产生的涉企信息79.8万条,其中行政处罚5929条、行政许可491347条、行政确认236176条,夯实了全市市场主体的信用数据基础。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出台中小企业信用修复制度。

  (二)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通过现场抽取检查对象名单和匹配检查人员,按照省局部署,先后组织集中抽查4次,抽查市场主体2.78万户,实现了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推进监管方式的统一化、制度化、规范化,减少对中小企业不必要干扰,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三)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实施跨部门联合监管,强化部门间休息共享。对失信企业在行政审批、资质认定、融资授信、招投标等领域进行限制,实施联合惩戒,使其“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充分发挥我市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作用,推动各部门按照“谁制定、谁清理”原则,对现行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中含有的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内容进行清理,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力度,营造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良好环境。

  市场监管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举措,夯实了全市中小企业发展基础,有力推动了全市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截至10月底,全市市场主体25.47万户,同比增长9.96%,其中企业5.72万户,同比增长15.37%。日均新增市场主体186户,其中日均新增企业50户。